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9年8月11日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论证,2009年9月11日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综合评审答辩,2009年10月30日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国科发计(2009)605号),开始正式组建。在“中心”依托单位聚龙股份有限公司和共建单位辽宁科技大学的共同建设下,于2012年12月提前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评估(国科发计[2012]1215号文件),正式定名为“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的建设以其为基础平台,根据金融安全装备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和相关产业政策为指导,针对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装备领域的市场需求,开展综合基础条件建设,并进行相关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深入探讨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度、自动化、多功能金融机具系列化产品,加快成果转化,加快新技术的辐射和传播速度,为金融机构、商业流通等领域提供具有高精度货币反假能力、满足货币流通业务需求的智能化、集成化解决方案,较好地满足货币安全、金融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要求,同时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我国金融装备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中心”始终坚持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工程技术研究中,积极推进我国货币流通领域金融安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坚持自主创新、提供具有创新水平的产品,推进技术产业化,以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金融机具系列产品为主要目标;抓好技术推广,引领我国金融机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使“中心”成为我国金融机具关键技术的开发源和辐射源;最终把“中心”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机具行业一流的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自组建以来,共承担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均取得重要进展。已授权国际发明专利7项、国家发明专利5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1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53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3项。参与起草发布国家强制性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制(修)定企业产品标准29项,获得人民币鉴别仪产品生产许可证。先后多次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辽宁省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奖、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等科技奖励15项;有4项成果通过辽宁省科技成果鉴定,4项通过辽宁省新产品鉴定。
自组建以来,“中心”在金融安全装备及系统开发领域组建了具有浓厚技术创新意识、产业化意识的研发团队,在人才队伍、科研积累、技术储备、技术成果、实验平台、基础设施和产品产业化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为国家金融机具技术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心”将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内外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现状,坚持“提升创新、突破关键、跨越发展”,持续关注金融创新技术发展趋势,以金融科技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基础研究为指导,开发全新的面向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创新和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在智能金库、智慧金融、公共安全、普惠金融、征信体系、金融配送及财务管理等领域继续突破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通过加快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与装备研发,不断提高金融安全及系统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为金融机构创新和业务改进提供技术支撑,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